几间破茅草屋,一片片田。

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幼麻木地伏倒在干裂的黄土地前,他们干瘦得好像一捆柴火那样倒在那。

有一个皮包着骨头的老妇人,脸上皱成一团,牙齿都不剩几颗。她为数不多的头发里插着枯枝,在一个用几块破石头搭成的坛子前嘶哑地嚎叫着。

不多时,有同样面色发黄,眼眶深陷的瘦弱汉子,抬出了一条用稻草枯枝绑成的长条东西。

每个村民都上前滴了一点自己的血,不断拜倒,神情从麻木开始狂热起来。

一家牛车经过这里。车上坐着几个穿着大体整齐青衣的人,一个老头,两个年轻人。他们瞧着斯文,听谈话,也是读书人。

年轻人说说笑笑,有些惊奇,又有些不屑,其中一个道:"巫蛊之术,子不语怪力乱神。果然是山野村夫。"

另一个倒稳重得多,只是说:"他们祭拜的大约是龙?倒是从没见过这么粗陋的龙神。"

那白发白须的老儒生却没有说话,只是凝神看着眼前这一幕,苍老的面容上那双有些发昏的眼里有一种叹息,喃喃:"不好了,不好了。这天恐怕要不好了,旱恐怕要来了。"

那轻浮的士子有些不悦,觉得老儒生言语不祥,但面对老师,也只得按耐:"先生,一路来的田地沟渠还是有水。"

老儒生摇摇头:"郁也,你不察也。"

这不是一个好评价。那名为郁、略显浮躁的士子心里藏不住什么话,便直言道:"学生求师长教诲。"

老儒生的面孔严肃起来:"圣人是说'子不语怪力乱神'。但是你不能因此就以此为依,把所有你认为怪力乱神的东西都排除在心灵的观察外。"

见年轻人不以为然,老儒生叹道:"郁,固然怪力乱神不可轻谈。但是,我华夏的百姓,为什么会信这些怪力乱神?什么时候最信这些怪力乱神?这两个问题,你有想过吗?"

"这......"浮躁的年轻人有些语塞。

老儒生让那沉稳些的年轻士子回答。

年长沉稳些的年轻士子沉思片刻,似乎有所了悟:"老师,是有用的时候,还有不得不信的时候。"

老儒生嘉许地看年长些的士子一眼:"子文得矣。"说着,老儒生又有些叹息:"我华夏的百姓最是实实在在。当怪力乱神对他们来说是有用的东西,是不得不信的最后期望。他们才会真心虔诚地供奉这些平日里并不能帮到他们的东西。"

老人顿了顿:"子文,郁,我们一路而来,见得最多的是什么?"

这回说话的是郁:"......是祭龙神。"

那些龙王庙前的龙有大有小,有华丽异常,也有如眼前这般粗陋异常。

但是百姓的眼神里大都是眼前这样狂热的企盼。与眼前这些村民并无二致。

求龙王......求雨。

老儒生苦笑:"郁也,文也,百姓们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,靠天吃饭。不要以为你能比他们清楚这四时与天的变数。若想为民之师,须得为民之徒。"

两个徒儿都恭恭敬敬垂下了头。老儒生

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

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

章节目录 下一页

圣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YY小说只为原作者鹿门客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鹿门客并收藏圣母最新章节第114章 终章